市民葉女士已經一周沒有送女兒上幼兒園了,上周末開始,她女兒就開始咳嗽、發熱,持續了五六天,一度燒到39.5攝氏度,到醫院就診后確診為流感,在家休息了一周才慢慢好轉。“我們有個家長微信群,這幾天流感是我們談論的熱點話題,好多小朋友都病了,今年的流感為啥這么難纏?”葉女士說。
目前,流感進入高發季節,今年我區的流感是哪種類型?有什么特點?如何進行預防?記者采訪了寧夏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科科長孫偉,為市民解答這些問題。
A 目前進入流感高發期 今年疫情比往年平緩
據孫偉介紹,根據我區流感監測網絡的數據,近期我區流感樣病例占門診就診總數比例逐漸上升,截至目前,我區共報告了流感樣病例暴發疫情(病例數10例及以上)5起,其中2起因病例數的逐漸增多而發展為流感突發疫情(病例數30例及以上),各大醫院兒科、內科門診量暴增,兒科急診也是人滿為患,“我區目前已經進入流感發病高峰。但是從總體監測數據來看,今年的流感疫情與往年同期相比,感染人數呈下降趨勢,總體比較平穩。”
B 乙型流感為主角 特點是“欺老凌幼”
流感疫情呈下降趨勢,為什么市民卻感覺今年的流感更加嚴重,而且出現多起暴發疫情?孫偉解釋說,這與我區今年流感流行型別有關系。流感分為三種類型,甲型流感病毒容易發生變異,可以感染人和多種動物,為人類流感的主要病原,常引起大流行和中小流行;乙型流感病毒變異較少,容易在學校及托幼機構等兒童聚集地方引起暴發或小流行;丙型流感病毒較穩定,多為散發病例。
流感監測數據顯示,目前我區流感大多是乙型流感,它的一個顯著特點是“欺老凌幼”,免疫力相對較弱的老人和兒童更容易被感染,尤其兒童患病率較高,這就是近期醫院兒科、急診科爆滿的原因,也是出現5起暴發疫情的原因。
C 發燒持續4~5天 病程長但依然可自愈
除了“欺老凌幼”,今年的乙型流感還表現出病程周期長、重癥患者多的特點,患者的癥狀主要是咳嗽、咽痛,部分患者會出現高燒。與普通感冒和其他流感相比,今年占大多數的乙型流感患者發熱時體溫會比較高,有些孩子能達到39攝氏度,甚至40攝氏度,而且發熱的時間也比較久,會持續4~5天,而普通感冒2~3天就退熱了。因為這個原因,今年的流感患者就診率比較高,重癥患者相對較多,因此醫院里格外忙碌,家長也就產生了今年流感疫情更加嚴峻的感覺。
“雖然今年流感的病程周期長,但它依然是自限性疾病,即使不吃藥,5~7天病程結束后也會自行康復。”孫偉說。當然這并不是說得了流感不看醫生硬抗著,如果孩子癥狀嚴重,就醫治療依然是有必要的,在感染初期,可以服用抗病毒藥物,如果孩子出現發熱癥狀,要及時物理降溫,或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藥物。“如果孩子治療兩三天后依然沒有退熱,家長也不必過度恐慌,因為今年的乙型流感比較特殊,發燒的周期可能會持續長一點,它的病程特點就是這樣,持續采用降溫措施,病程過去就好了。”孫偉解釋。
D 每年12月到次年2月是高峰 接種疫苗最經濟有效
那么老人小孩該如何預防呢?孫偉說,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感染流感病毒最經濟有效的方式。世界衛生組織推薦所有6月齡以上的兒童、青少年進行季節性流感的疫苗接種,患有基礎性疾病的老人以及醫療保健人員等高危人群也建議接種流感疫苗。在寧夏,每年的10月到次年3月是流感的流行季節,其中,12月到次年2月是流感流行的高峰期,一般在9月份開始供應和接種流感疫苗,各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和鄉鎮衛生院等都提供接種服務,現在依然可以接種。完成接種后,疫苗一般在一周后開始起效。孫偉說,流感疫苗能夠對大多數常見的流感病毒起到保護作用,但接種疫苗并不意味著百分之百的保護,因為流感病毒的類型有很多,如果感染了疫苗覆蓋不到的病毒亞型,依然會患流感。
E 學校及托幼機構 需做好晨午檢、多通風
由于流感是病毒性傳染病,傳染速度快,避免暴發疫情發生的預防措施顯得尤為重要,針對今年我區流感暴發疫情較多的情況,孫偉建議學校、托幼機構要積極采取有效預防措施。首先應做好學生、幼兒晨午檢、因病缺勤病因追查登記工作,一旦發現要主動報告,并讓孩子居家或住院隔離治療,不建議讓孩子帶病堅持上課。其次,教室應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我們建議在上午10點到下午3點之間多次通風,每次通風不少于20分鐘。”孫偉說,同時要引導幼兒、學生盡量不到人多擁擠場所,外出盡量佩戴口罩。
